这个安置在离我住的地方不超过两公里的电影,不光是绝佳的讽刺喜剧,更是人文关怀的长久注视. 电影最表面的一层是“撒切尔主义”之下的各类英国家庭(三个“经济”位置不一的家庭外加一个即将被“绅士化”的母亲的家)的互动. 最为难得的是电影并未在这“左右阵营”之中妄下结论,看似对立的或互相瞧不起的不同家庭实则都有另外一个“潜形象”,当他们独自或只有与自己伴侣在一起之时才会显现出来的另一个时空的现实. 所以这个看似轻松的电影,内里的浓重就来自于电影在每个角色上延展的维度,而迈克李笑里藏刀的技巧完美支撑了电影这么多复杂的观点和感情. 选择伦敦也正是因为城市一直是各类人的熔炉(天然的冲突后景),而迈克李毋庸置疑是这个描写这个城市现实最好的作者导演. 演员有骨有肉的演出,而且居然是即兴台词RE. 角色的“厚望”和金钱不对等镜头几乎全是裸露的胴体的大特写,身体牢牢占据前景,后景才是人物的反应,这种处理往往让人忽略对话的具体内容,而聚焦在身体所营造的暧昧的肉欲的荷尔蒙世界,身体有多明媚,行为就有多丰富,男性对女性的视角往往是旁观的,通过不断的“看”达成情感连接,这比对话要更有力量也更独特,少了法国作者电影的那种喋喋不休,反倒. 而羔羊诞生段落更是升华了所谓宿命吾爱的要旨,爱情不也正是一种对生命的构造,情感有构建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