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
熙宁四年(1071)十一月,苏轼赴杭州途中,经金山寺访宝觉、圆通二僧,夜宿作此诗。诗中所抒思归之意,正是诗人因反对新法被人诬告请求外调、心情抑郁的反映,是苏轼七言古诗的代表作之一。诗对寺本身略而不写,而写登眺望远所见山水景色,将诚挚浓郁的乡情与迷惘抑郁的思绪融入景中。诗的首联,高屋建瓴,言简意赅,自然高妙,正如前人所评:“将万里程、半生事一笔道尽。”(汪师韩《苏诗选评笺释》)“确是游金山寺发端,确是东坡游金山寺发端,他人抄袭不得。盖东坡家眉州近岷江,故曰‘江初发源’;金山在镇江,下此即海,故曰‘送江入海’。”(施补华《岘佣说诗》)以下写景各联,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想象有写实,笔法多变。比喻新颖贴切,色彩绚丽,境界壮美,又传达出空旷、幽静的氛围。将眼前所见写得奇幻诡丽,触引起惊惧、怅然、茫然心绪,并由此思及“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警我顽”。最后指江为誓,俟置得田后必归故乡。全篇将游寺观景与望乡归山挽合,寄慨深沉,想象奇特,兴象超妙,波澜阔大又章法严谨,是宋代山水游览诗的名篇。